关于无花果栽培技术,相信大家都很想了解一下。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,希望大家喜欢。
无花果栽培技术
无花果原产于地中海国家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,早在汉代就传入中国。无花果是花托膨大形成的隐头花序,小花藏在花托里。人们只能看到花托形成的假果,看不到花,所以叫& ldquo无花果& rdquo;,为多年生落叶果树。无花果结果期较长,包括夏果和秋果。无花果适应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格。它能在不低于-12℃的环境中正常生长。在我国北方寒冷季节,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也可种植。耐旱、耐阴、耐盐,具有生长快、早果、高产的优点。
无花果栽培技术很多。
无花果繁殖方式很多,一般采用扦插繁殖,一年中大部分月份都可以,成活率高。
1.扦插育苗技术要点
1.选地:选择无盐碱土壤。虽然耐盐碱,但含盐碱多一点,切割时容易致死。最好使用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。
2.扦插:应在秋季落叶后汁液停止流动时采收。例如,插条应在春季发芽前收集。取母树地面上的萌枝或母树树干下部作为插条。为保证贮藏质量,贮藏前应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3天左右,捞出后用细沙逐层处理,并浇适量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
3.扦插方法:用粗细合适的插条,切齐,不留茬,不劈裂,长度20厘米左右。首先,地面要细分施肥做床。一般床宽50 cm,床高33 cm左右,或垄35 cm,垄距35 cm左右。切割深度为17 & mdash18厘米。扦插时间应在局部愈合生根期前3天左右。此时扦插可以减少外界不良气候的影响,其愈合和生长速度快。
4.扦插后的管理:无花果虽然扦插容易愈合和生根,但也要注意扦插后的管理。管理的要点是:
①在其愈合组织形成期,温度要求高时应及时提高低温;同时,加强供水。在愈合和生根的后期,插条会长出许多毛状根。此时气温逐渐回升,要注意增加土壤墒情。
②愈合生根后应避免泥水,防止烧叶现象,更应注意低床扦插。
③坚持根据土壤墒情浇水。如果土壤潮湿,就应该少浇水或不浇水。如果土壤干燥,保持土壤湿润为宜。
④无花果苗木不耐寒,需要在第一次冰冻或春季寒冷前做好防寒(冻)保温工作。简单的方法是埋土或覆盖草帘、树叶、稻草等覆盖物。
⑤当幼苗进入营养生长期时,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应每月轻施一次。施肥量随着苗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。随着苗木根系的加深,深沟施用效果更好,但施肥时要注意避免伤根。
无花果的栽培要点
1.种植:盆栽或栽培在贫瘠的山坡,田野和庭院。在贫瘠的山坡、田野、庭院等地耕种时。,种植密度一般可适当增加1倍;2米,单个种植坑深度为50米;70厘米。直径为40-mdash;60 cm,以含磷、钾的混合肥料(如人畜粪便、绿肥、饼肥、化学复合肥)为基肥,适宜的种植时期应为华北清明前后、东北谷雨前后、华南落叶后,但应避开开花结果期。
2、整形修剪:无花果整形修剪比较简单,修剪的技术要求不高。一般采用自然喜形多主枝的修剪方法,但要留全株3-mdash;主枝5个,无侧枝,主枝组直接栽在主枝上。幼树期要重点培育主枝,注意提高主枝角度,促进多枝,达到快速扩冠的目的。进入初果期后,要特别注意多培枝群,以促进一定产量的形成。盛果期注意培育骨干枝,更新大中枝,剪缩弱枝。对于衰老或严重病虫害的树木,可利用基部或枝上的萌枝或隐芽对主枝和枝群进行再培育。无花果7月中旬开始,11月成熟。无花果采摘一般应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。当成熟果实顶部稍开一个小洞,果皮出现固有品种(多迪维登、黄色品种)的颜色时,应进行采摘。过熟的果实采收后不耐贮运。
3.肥水管理:无花果幼树生长期,如果底肥不足,要施肥。方法是在距主根约40 cm处,向植株施入约5 kg腐熟杂肥;给盆栽植物至少施1 kg。成年树施腐熟农家肥15公斤,基肥在落叶前后施,追肥在新梢旺盛、果实迅速膨大期。无花果是一种比较耐肥的果树,但要配施磷钾肥,氮磷钾一般配比为0.5:1:1。因为它抗旱耐涝,所以在新梢生长和果实膨大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。但长期渍水或积水较重的环境容易造成花、果、叶甚至死亡,也要注意排水。盆栽也要注意排水,尤其是大雨或暴雨后的雨季,注意遮雨或控水。
4.病虫害防治:无花果病虫害发生较少。果实生长期,向周围散发特殊气味,易造成桑牛危害;水果成熟时容易受到鸟的攻击。除了人工捕捉桑牛并驱赶鸟类,还可以人工或医学方式杀死卵。稻草人也可以绑上塑料彩条,插到地里赶走鸟类。
本站文章来自于网络,不作为任何建议与决策!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fei8.net/773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