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湖蟹简介太湖蟹又称蟹,生长在太湖水域。它的背壳结实,长而凹,像老虎的颜色,腹部呈青白色。它的肚子下面有肚脐,有雄尖雌群,里面有硬毛。这种螃蟹重量大,黄色厚,肉质细嫩,极其美味。太湖蟹可以从& ldquo绿色的壳,白色的肚子,金色的爪子,黄色的毛和强壮的身体& rdquo从这五个特点入手。
太湖蟹的营养价值太湖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,特别是谷氨酸、蛋氨酸、组氨酸、精氨酸、丙氨酸等。太湖蟹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4克,脂肪5.9克,碳水化合物7克,维生素A5960 IU,热量139千卡。主要营养指标居一般水产品之首,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无机微量营养素。
蟹肉主要含有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,并含有多种维生素,能增加体质和营养,是天然滋补品。发现蟹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.9%,而脂肪含量只有0.9%。大闸蟹80%的蛋白质都在蟹肉里。它是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,对人体非常有益。另外,蟹肉中还有十多种游离氨基酸,大部分是谷氨酸、脯氨酸、精氨酸,所以吃起来特别好吃。
蟹壳的营养价值:将蟹壳磨成粉,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湿热黄疸、产后腹痛、烫伤痊愈等药用价值。另外,蟹壳中含有一种物质& mdash& mdash甲壳质,一种叫ACOS-6的物质,可以从甲壳质中提取,毒性低,有免疫激活作用。动物实验证明,这种物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,对乳腺癌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。大家都不知道蟹壳有这么大的价值。以后吃大闸蟹不能把它们扔掉。
黄蟹膏的营养价值:黄蟹膏和蟹膏含有大量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磷脂、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,营养丰富。但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,每100克蟹黄中可达466毫克。因此,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患者应少吃或不吃蟹黄、蟹膏。蟹膏和蟹黄都很好吃,但是不能吃太多。
太湖蟹的功效与作用1。《本草集》上说:& ldquo它的贡献不仅是分散的,它还能受益于血缘。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咸,蟹肉有清热化瘀、续断伤、通络养阴的作用。其壳能清热解毒,破瘀散结,止痛。& rdquo
2.《本草纲目》上说:& ldquo螃蟹,治疟疾黄疸,喉咙痛,疥疮和癣,蟹爪可流产和死胎。蟹壳烧成粉末,可治产后出血、腹痛、消化& rdquo。
3.神农本草:& ldquo主治:邪热壅胸,面部歪斜肿胀& rdquo、张鲁,清代,写《本曹锋元》:& ldquo螃蟹只能断血,能断筋骨& rdquo。
4.清代王世雄的《息生饮食谱》也记载:& ldquo补骨髓,益肢体,续断伤,养肝阴,补胃液,养筋活血,治坏疽,止咳& rdquo。
综上所述,中医大闸蟹有补骨生髓、养筋健骨、活血化痰、利水退黄、益肢体、养肝养阴、补胃液的功效;对淤血、黄疸、腰腿酸痛、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每100克大闸蟹中含有80克水、14克蛋白质、2.6克脂肪、0.7克碳水化合物、0.141克钙、0.191克磷、0.08克铁、维生素A230 IU、0.0051克核黄素等。肌肉中含有10多种游离氨基酸,包括谷氨酸、脯氨酸和精氨酸。蛋白质是人类生长、发育、生殖、遗传等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有20种,而螃蟹中有10多种,所以对那些已经摄入大量蛋白质,手术后、生病、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裨益。另外,螃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,有助于皮肤角质化;对于儿童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,还能起到补钙的作用。
本站文章来自于网络,不作为任何建议与决策!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fei8.net/387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