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温州柑橘是一种很好吃的水果,但是你知道温州柑橘的作用和功效吗?我来给你介绍一下。
温州柑橘
温州柑橘(英文:萨摩橙;;学名:温州蜜柑(Citrus unshiu)由日本智者和尚从中国温州带回日本,并加以改良。1876年明治维新时由九州萨摩州引入美国。美国的萨摩阿拉巴马和萨摩路易斯安那就是这个品种的名字。温州柑橘属于宽皮柑桔类,原产于浙江省温州市,又称无籽橙。据史料记载,温州已有24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
历史
温州柑桔在唐代被列为贡品;南宋孝宗惜春五年(公元1178年),吉家知府韩彦直系统阐述了温州地区的品种、栽培技术、病虫害防治、贮藏加工等经验。
到了明代,日本高僧智慧从天台国寺回国,通过江心殿将温州引入日本,后来改良成一种口感香甜的薄无籽温州柑橘。1916年后,日本改良的温州柑橘新品系,如宫川、兴金、山田、石川等,被引回温州进行繁殖栽培。新中国成立后,科研人员和橘农对袁弘温州、兀颜姓温州和茶山温州进行了改良培育,产量更高,品质更好。袁弘温州果实颜色为橙红色,
温州柑橘(5枚)皮薄,含可溶性固形物13%-14%,有机酸0.9%,口感浓郁,品质优良。这些品种成为具有温州特性的温州柑优良品种。
温州柑橘的特性
温州柑橘抗逆性强,适应性广,早熟,高产稳产,品质好,易栽培。温州柑橘超早熟品种8月下旬成熟,早熟品种9月中下旬成熟,都是优良的鲜食品种。中晚熟品种11月上半月成熟,耐贮藏,适宜加工,可鲜食。产区地处亚热带,背靠山海,气候温暖,雨量充沛,河渠成网,土地肥沃,柑橘生长条件优越。特别是瓯海区乌丹镇是传统柑桔产区,柑橘种植也最集中,素有& ldquo柑桔故乡& rdquo。近几年的橘皮都是鲜橙色,肉汁浓郁香甜。果肉和果汁具有解热、生津、开胃、利尿、祛痰、止咳的功效。橘皮和络脉可以用作中药。
桥本温州柑橘
简介
桥本温州柑系是从日本爱爱县的桥本正雄温州柑园中选出的,是松山温州柑的芽变。1985年引入中国,并得到广泛推广。它于1978年注册,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。目前在四川、浙江、湖南均有栽培。其主要特点是:树势弱,植株矮小紧凑,枝条短,节数密;果实扁圆形,单果重90-110克,果皮略粗糙。着色早,无籽,酸度下降快,含糖量适中;果实在9月中下旬成熟。
特性
桥本温州柑橘早熟、丰产、品质好,可适当开发利用。
桥本温州柑橘果实扁圆形,风味浓郁,品质较高,酸度较早。树势弱,果实中等大小,单果重90-100g,果皮略厚,含糖量中等,颜色早,酸度下降快,9月上中旬采收,9月底风味变淡。在中亚热带地区,8月下旬即可采收上市。
适应性在江苏省吴县,具有极早熟、优质、初果高产的特点,是柑桔北缘种植的适宜品种。9月25日-10月1日,果实达到最佳风味,如果延迟采收,果皮不会浮起来。上海地区生长势弱,出笋量少,投产后树势下降,生长缓慢。投产幼树三年平均单株产量2.98公斤。
在江西,双金着色早,果肉成熟早,降酸快。产量比山川、大浦、宫本低一半。3-6年生树平均产量5.8公斤,单果重127克。在浙江宁波,果实着色早,降酸快。9月上旬到下旬期间,有浮皮现象。
高交换表现在四川省大竹县,与7岁尾张相连。树势弱,低矮紧凑,枝短节密。第四年平均单株产量9.5公斤。
在上海,嫁接树能在-3.9℃的低温下安全越冬,只用秸秆防冻。嫁接在夏橙上,9月26日果实完全着色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9.2%。达到成熟采收标准。
江西的双金,嫁接在7岁的宫川上,有很强的生长潜力。第三年植株产20公斤,9月下旬果实成熟,品质一般。
在浙江衢州,普通温州柑桔高接亲和力强,生长势弱,花多。高嫁接产量第二年8.7-13.9公斤,5-7年21-26公斤。
温州柑橘栽培要点
①桥本生长势弱,应加强肥水管理。6月初施肥会促进果实膨大,推迟施肥会影响果实着色。
②密植要有计划。
本站文章来自于网络,不作为任何建议与决策!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fei8.net/1034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