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蟹和梭子蟹的区别
梭子蟹,俗称“白蟹”。因胸甲呈梭形,故名梭形。甲壳中央有三个突起,所以也叫“三疣梭子蟹& quot;,属于节肢动物。雄性脐尖光滑,爪长,壳面呈蓝色;雌性脐带圆形蓬松,壳面赭色或有斑点。梭子蟹肉味鲜美,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,适合海水暂养育肥。头部和胸甲呈纺锤形,宽度几乎是长度的两倍;头和胸甲表面布满细颗粒,有2条侧脊和3个疣状突起;前额有2颗锋利的牙齿;前侧缘有9颗尖齿,后齿长而多刺,向外突出。钳子粗壮,比头部的胸甲长。长节呈棱形,雄长节细长,前缘有4个尖刺。
经济价值
肉质丰富,脂糊饱满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每100克螃蟹含蛋白质14克,脂肪2.6克。鲜食以蒸为主,也可以腌制& ldquo炮蟹& rdquo、蟹膏、蟹黄冲洗干净晾干就成了& ldquo蟹子& rdquo,是最好的海鲜产品之一。
暖温带多年生蟹是中国最大的蟹类。擅长游泳,
也挖淤泥,常潜伏在海底或河口附近,凶猛好斗,繁殖力强,生长快。3月底,蟹游到浅水产卵,产卵蟹最大个体达到750克。产卵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,从第一次幼蟹阶段到成熟阶段一般需要三年时间。近岸产卵场雌蟹占80%以上,但远海雄蟹较多,主要捕捞季节在4月;据老渔民说,越冬期的气温或越冬场的水温对梭子蟹的捕获量影响很大。
谷雨前后,螃蟹最丰满,虽然秋季能抓到,但不饱满(不过越冬前公蟹特别丰满肥,有& ldquo有茬的公蟹& rdquo雄蟹通常被称为& ldquo尖头肚脐& rdquo不成熟的雄蟹叫做& ldquo检查脐带& rdquo母蟹俗称& ldquo脐带& rdquo母蟹更好,带蛋的大蟹也叫& ldquo石榴黄& rdquo公母蟹的市场价格差别很大。蟹肉白、肉多、嫩、滑,味道鲜美。特别是两钳‘螯’脚的肉丝滑香甜,蟹黄香,食之独特,久负盛名,居海鲜之首。正如清代李渔所说,& ldquo螃蟹鲜嫩肥美,甜腻腻,白如玉,贵如金。它成就了色、香、味三者,无所不能& rdquo。
梭子蟹每100克肉中含有14克蛋白质、2.6克脂肪和一些其他营养成分。一般的吃法是蒸,肉蘸姜末醋汁,配以酒精,别有一番风味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话要说& ldquo鲁镇爪子烂,海鲜蟹螯& rdquo,把蟹爪脚和熊掌相比较。除了鲜食,还可以晒成蟹饭,磨成蟹膏,腌制全蟹(卤蟹),罐装。蟹壳可作为甲壳素原料,经济效益十分可观。
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捕捞,自然资源也在减少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妥善保护资源,近年来在一些沿海地区开展了人工养殖。据介绍,土塘最适合养殖。池塘的结构类似于精养虾池。该区域适合中小型池塘,水深1.5-2米,水质保持良好。在池塘底部铺上粗砂和隐蔽的地方作为它的栖息地。同一个育苗池一定要放养相同规格的幼苗,避免互相残杀。另一种方法是秋季交配后,将捕到的瘦蟹放入土池中存放,喂给小杂鱼、小贝类等。以促进育肥,并在初冬收获以上市。
营养价值
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和多种矿物质。梭子蟹冬季流浪季节,个体最健壮,一般体重250g左右,最大可达500g。母蟹红泥有盖,口感极佳。梭子蟹可鲜食,清蒸、煎或炒,或与豆瓣酱对半炖,或与蟹炒作年糕、咸菜、豆腐,是沿海地区居民餐桌上常见的菜肴。也可以腌制,就是鲜梭子蟹泡在卤水里,过几天就可以吃了,俗称& ldquo新鲜空气抓住螃蟹;。以前因为梭子蟹的产量高,渔民往往选择糊满的活蟹,把黄澄澄的放在碗里,让它在风吹日晒中凝固,就成了& ldquo蟹饼& rdquo风味极佳,但产量少,一般人很难品尝到。
本站文章来自于网络,不作为任何建议与决策!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fei8.net/951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