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榴皮,又叫石榴壳石榴皮,是石榴的果皮,有涩肠止泻的特殊功效。还有一段是关于石榴皮& ldquo;四公知协胜丹溪& rdquo医学建议。
相传元代名医朱震亨是浙江义乌丹溪人,所以被尊为& ldquo丹溪翁& rdquo许多医科学生自愿崇拜他的名字。一年夏天,朱丹溪的书友长期腹痛腹泻。朱丹溪给他把脉后给了他一剂中药,但服药后并没有好转。在随后的随访中,医生又给他开了三剂,胡椒的药用价值仍然是服用后腹泻。朱丹溪从未遇到过如此棘手的病例,不知所措。无奈,这位书友去找朱丹溪的学生戴思恭求医。戴思恭接过老师的药方,仔细看了看,看了看脉搏,详细询问了病情,然后对病人说:& ldquo王先生的处方无懈可击。后来的同学觉得要止泻就给你加石榴皮三钱,你不妨试试。& rdquo这位书友开了三个方子的药,吃了以后在霍然就不拉肚子了,几天就好了。有一天,书友会又去拜访朱丹溪,丹溪看到他脸色红润,精神挺好,一点病也没有。丹溪这么快就问吃了什么药?书友拿出药方说:& ldquo是四公在你的方子里加了瞎药。& rdquo丹溪看完药方后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:& ldquo这个味道石榴皮很不错。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!& rdquo
石榴皮的药用价值
石榴皮味温酸。用于人体大肠、肾经,含鞣质、[[/K1/]碱、苹果酸、粘液、糖、异槲皮苷、草酸钙。具有涩肠止泻、止血杀虫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慢性腹泻、慢性痢疾、便血、脱肛、虫性腹痛等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石榴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霍乱弧菌、痢疾志贺菌、大肠杆菌、铜绿假单胞菌及多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。临床报道表明石榴皮汤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。
1.广谱抗菌:
石榴皮含有多种生物碱。抑菌试验证明石榴醇提物和果皮煎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霍乱弧菌和痢疾志贺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其中石榴皮水提物对试管内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2.收敛,涩肠:
石榴味酸,含生物碱、熊果酸等。,有明显的收敛作用,能涩肠止血,抑菌效果好,是治疗痢疾、腹泻、便血、遗精、脱肛等疾病的佳品;
3.驱虫剂:
石榴皮和石榴均含有石榴皮碱,对人体寄生虫有麻醉作用,是驱虫杀虫的重要药物,尤其是绦虫,可用于治疗虫积引起的腹痛和疥疮。
4.止血明目:
石榴花酸味平。如果晒干研成粉末,有很好的止血效果,还能止红白带出。石榴花泡洗眼,还是有明目的作用。
常用处方
①药用价值分析将鲜石榴皮 1000g(干品500g,中药店有售)和石榴洗净,加水煎煮两次,每次30分钟,去渣取汁,然后将两次煎液混合均匀,文火浓缩成糊状,加入蜂蜜300g,搅拌至停止沸腾,冷却后装瓶备用。口服,每次10毫升,每日2 ~ 3次,用开水冲服。适用于慢性腹泻、肠炎、菌痢、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。
②分别取60g石榴皮和60g茄根,先将茄根烧成灰(存放),研成细粉,再石榴皮研成细粉。将两种药物混合均匀,每次9g,用红糖水冲服。适用于久治不愈的慢性痢疾患者。
(3)取石榴皮制成汤剂,晒干,研成粉末,放入橡胶蜻蜓中口服,每日三次,每次1-2粒,用于治疗肠炎、胆道感染、急慢性气管炎、肺部感染、慢性阑尾炎、淋巴结炎、多发性疔疮、外伤感染。
石榴皮使用禁忌
1.常规剂量石榴皮常规剂量可能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头痛、头晕、耳鸣和腿抽筋。长期使用会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,脂肪肝,肝硬化。临床使用要注意服用后的反应。如有上述症状,应停药,严重者应对症治疗。本品不宜长期服用。
2.过量服用除上述症状外,过量服用还会导致瞳孔散大、剧烈头痛、衰竭、抽搐、呼吸麻痹和死亡。
3.药不对。本品不适用于腹泻、腹痛、痢疾、便血、便秘等邪热过盛、感染明显者。常规剂量使用时也可发生中毒反应,因此该药尽量不作为临床首选。
本站文章来自于网络,不作为任何建议与决策!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fei8.net/100809.html